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2020年统计工作

发布时间: 2021-09-30 07:18
| | | | |

 

  高质量完成“七人普”工作。一是谋划工作部署。第一时间完成38个镇(街)、525个村(居)的普查机构组建工作,在思明区文灶社区开展部门资料利用试点,为全省提供“厦门经验”。二是完成各项保障。市区两级获批1.33亿元普查经费预算,人均31元,位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明确了“两员”补助的发放方式、范围和标准,为“两员”选聘提供有效指导;开展全方位人普宣传,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和交通路线实现持滚动更新的立体呈现,形成“家喻户晓、人人配合”的良好舆论环境。三是推动工作落实。全市选聘“两员”2.5万人,组织近300场业务培训,实现“两员”培训全覆盖;各级普查机构有力推进普查区域划分和绘图、摸底登记、正式入户登记、部门资料获取与比对、质量验收、行职业编码等各阶段工作,各项工作指标均列全省前列。


  积极推进统计改革创新。一是落实国家改革方案,全面实施GDP统一核算。加强分区统一核算工作,提升核算的科学性和协调性。二是开展“三新”统计调查,完成“三新”经济增加值测算工作,以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保障好厦门“三新”经济发展。三是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加强与有关部门协作和业务指导,高质量完成市、区两级的填报工作。四是开展新基建、医药企业研发、“三新”服务业、数字经济等各项专题调研调查,提供数据支撑和分析建议,充分体现厦门新经济活跃特点。


  扎实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一是加强监测服务全市经济运行。密切关注经济发展走势,做好各项指标的跟踪监测,服务好每季度经济运行反思会、每月度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研究经济工作。加强与副省级城市和全省各设区市的比较分析。二是建立协同机制推进“应统尽统”。在全省率先建立30个市直部门参加的GDP核算、农林牧渔业核算、服务业统计工作三大联席会议制度并定期召集研讨,有效加强部门协作和业务指导。做好“三高”企业考评、政府绩效考评和生态绩效考评等专项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三是夯实基层基础解难题补短板。开展基层调研80余次,着力解决基层统计队伍建设、各区行业发展、统计业务指导、法治宣传等方面问题。四是提升信息分析服务发挥“数库+智库”作用。完成报送呈报件24篇,其中7篇获得批示;向“两办”报送信息共被采用180条,其中21篇作为专报(参阅)刊物采用;被省局采用270篇,国家局采用8篇;有5篇课题分析在全省评比中分别获一、二、三等奖;编印《厦门统计月报》《厦门市情2020》《厦门经济特区年鉴2020》等;每季度在全市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深度解读经济数据指标;在《领导文萃》连刊登13篇统计指标解读文章。“厦门统计”微信公众号全年推送统计信息和分析解读280篇,订阅数5600余人,入选“全国市级统计调查系统微信公众号综合影响力年榜”;推广“厦门数据”APP。


  夯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一是落实“六必访”要求,保障基层末端统计工作质量。实地走访6154家“四上”企业,走访率86%,精准研判行业发展趋势。坚持企业新入库纳统必访,定期走访重点企业,有力加强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二是强化统计业务培训,提升统计人员工作能力。面向各级、各部门及企业开展业务培训40余场、参训人员1800余人,全面解读统计方法制度,确保统计工作各环节质量。三是强化名录库管理,确保“应统尽统”。严把企业名录库入、退库关口,2020年共申报入库1853家企业。通报每月入库纳统情况。强化各经济部门联动比对筛选,及时发现纳统线索。四是强化数据审核评估,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对被核查企业开展“回头看”;畅通省、市、区三级沟通反馈渠道,加强“即报即审”“分级联审”工作,加强重点行业、重点统计指标数据核实,形成了良好互动和工作合力;加强对企业源头数据的审核,确保数据真实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持强化统计法治建设。一是加大统计法治宣传力度。多层级、全方位组织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意见》《办法》《规定》和国家统计局编印的《重要文件选编》等文件精神,向上积极推动市委、市政府组织专题学习传达,向内多次组织党组、中心组和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会,面向部门、基层开展10余场统计法治宣讲。积极对接协调《统计法》课程进党校,市、区建立了面向领导干部统计法治宣传的常态化机制。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在全省率先开展统计“双随机”执法检查,抽取67家企业及2个街道,查获违法线索12条,共对5家企业进行处罚;开展专项数据质量核查,重点采取实地走访结合报表送审、调研座谈等方式,进一步强化数据质量基础;赴各区开展工作进度检查,围绕重要文件学习传达、贯彻统计法规工作台账和前三季度数据质量情况。三是开展全面清理自查。通过两轮全面清理自查共清理出3份违反统计法精神的文件并及时进行废止处理,在对各区的工作督导中突出这一重点,确保清理纠正工作不留死角盲区。四是密切协同其他监督。为人大、行政、财会和审计监督提供数据支撑,与市纪委建立沟通联络机制,按要求提交在统计监督中发现的违纪违法、廉政风险等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