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厦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的行动要求,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困难挑战,有效落实各项经济稳增长政策措施,生产供给稳定,新动能加速成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工业生产稳步运行,产业集群成势见效
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行业增长面达八成。全市35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8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电子、电气机械、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增长6.7%、14.1%、43.6%和25.3%,合计拉动规上工业5.3个百分点。从产业看,占全市规上工业超三成的电子信息产业保持增长,其中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增势较好,产值增长13.7%;机械装备在航空维修制造强劲带动下保持两位数增长,产值增长12.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显现,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分别增长13.0%和1.8%,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从产品看,液晶显示模组、锂离子电池、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和液晶显示屏产量分别增长88.2%、70.5%、29.5%、20.5%和9.4%。
二、服务业较快增长,信息服务业增势较好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5.4%,增速高于全国全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39.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29.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8.0%。
三、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重大项目支撑有力
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8.5%。从构成看,建安投资和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分别占36.3%和15.1%,比上半年提高1.0和1.7个百分点。从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占全市投资的23.2%,比上半年提高0.8个百分点。从项目投资看,大项目支撑作用较强。全市计划总投资超亿元项目751个,完成投资占项目投资的93.7%,比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
四、市场销售有所回升,升级消费带动明显
1-7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8.73亿元,增长2.3%,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1499.62亿元,增长1.7%;餐饮收入219.11亿元,增长6.6%。线上消费市场规模扩大,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4.8%,比上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升级类消费需求释放,限上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和可穿戴智能设备等智能化产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4.4%、25.1和9.5%,合计拉动限上社零增长2.6个百分点。
五、消费价格小幅回落,要素保障稳步推进
1-7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3%;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3.1%,其中工业用电增长20.6%;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整体稳定,其中各项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增速分别比上半年提高3.3和0.7个百分点;空港旅客吞吐量和空港货邮吞吐量分别增长16.8%和25.1%;占财政支出近八成的民生支出增长8.6%,比上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城乡社区事务、教育和社会保障就业支出分别增长32.9%、9.2%和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