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工作
2023年,厦门市持续推进园林绿地建设,不断增强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新增或改造提升园林绿地404.6公顷,完成立体绿化建设26处,完成31条路小、散杂乱绿地改造工作,新增或改造绿道57.1公里,打造翔安东路(马新路—文信路)、铁路文化公园、高林公园跑道等多个精品绿道,绿道体系不断完善。
国土绿化高效完成。一是多种形式组织全市义务植树活动,通过房前屋后绿化劳动、植物园捐资认养、坂头林场苗木抚育劳动、“云植树”等多种形式,全年完成义务植树384.01万人次,折算植树1245.83万株。二是举办第八届市民绿化节,以丰富多样的线上线下互动活动的形式,向市民普及绿化知识,倡导“植绿、爱绿、护绿”的理念。三是森林乡镇创建及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创建工作圆满完成,海沧区马銮湾生态三岛公园和同安区莲花镇分别获评“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和省级森林乡镇称号。
行业管理规范有序。一是做好园林绿化市场管理。顺利完成年度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共有535家符合参评条件的企业进入评价运算和等级评定公示。二是紧抓园林绿化工程监管。2023年,全市园林质量站新增报监园林绿化工程项目25个,监督完成64个项目竣工验收。开展扬尘防治专项抽查74次。三是推进行业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完成《厦门市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厦门市绿道近期实施规划(2023—2028年)》《厦门市城市桥梁立体绿化设计导则》,为全市公园与绿化建设提供有力指导。
古树名木保护不断完善。持续开展全市古树名木常态化保护工作,开展“双随机”抽查工作,共抽查188株古树,有效解决10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不善、树体损伤、生境环境较差等问题。二是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及宣传推广。全年开展古树培训15次,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共计发放古树画册40册,持续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工作。
有序开展病虫害防治。全市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指导,持续强化巡查监测,推进群防群治。2023年市绿化中心病虫害监测团队采用固定监测点定点监测和全面普查的方式,对监测范围内的93条主干道、182条次要干道及98个公园绿地、60个监测点内的植物病虫的发生动态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监测调查。全年发布病虫情通报12期,病虫预警专报12期。
(厦门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谭雪琪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