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事业发展概况


  2022年,厦门市坚持“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加快打造“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之岛”和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的工作目标,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文旅经济复苏发展。全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6568.75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的64.6%;旅游总收入855.17亿元,恢复至2019年的50.1%;游客人均花费1302元。接待国内游客6541.4万人次,占接待总人数的99.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43.15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98.6%。接待国内过夜游客1939.89万人次,占国内游客的29.7%;接待国内一日游游客4601.51万人次,占国内游客的70.3%。接待入境游客27.3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0.1%,占接待总人数的0.4%,实现旅游创汇1.8亿美元,下降20.3%。
  一、加大旅游业扶持力度
  2022年,厦门市通过出政策强支撑、大招商提后劲、抢先手增活力等手段,不断推动文旅经济复苏。制定《关于支持春节期间企业稳生产稳就业的通知》《厦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措施》《关于“五一”期间促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为厦门市旅游企业纾困发展、旅游市场复苏回升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出台《厦门市加快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项目申报指南》,全面梳理汇总涉及文旅项目招商引资和文旅项目融合发展的落地奖励措施,有效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助推厦门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关于促进文旅行业加快恢复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加快促进暑期旅游消费市场复苏发展有关措施的通知》,采取免景区门票、游客招徕奖励、贷款贴息、营收排名奖励等措施,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市场活力和市场主体潜力,有效促进全市旅游特别是暑期旅游快速恢复。全年出台纾困扶持政策8项,通过暂退质保金、营收奖励、“五一住有补贴”等形式兑现补助8600余万元,发放2000万文旅消费券,推动银行提供2.45亿元信用类融资增信和5.24亿元贷款展期,帮助文旅企业“保生存”。
  二、加强旅游市场监管
  2022年,厦门市健全旅游市场监管工作机制,由厦门市文旅局会同交通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建立轮值牵头的旅游市场秩序联合执法制度。轮值单位每周至少发起1次联合执法,各区参照建立辖区轮值联合执法制度,加强旅游市场秩序联合执法检查。2022年6月至年底,累计开展联合执法40余次,期间各部门共查处违法行为387起,罚没款133.4万元。建立完善“1+6”执法协作联络机制,由文旅、市场监管、交通、公安等部门执法机构各1名市级联络员、6名区级联络员组成,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突发情况处置、执法信息共享、问题线索移送、协助调查取证、配合打击查处等联络协作。持续加强行业监管,坚持问题导向,先后组织开展春季专项治理、旅行社服务网点整治提升、暑期集中执法检查和打击“不合理低价游”等行业整治专项行动,由厦门市文旅局会同交通、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和各区,针对旅行社服务、旅游交通服务、旅游市场治安和餐饮购物消费等四个领域,各抓一块、点面结合,市区互动、部门联动,持续加强联管共治,各部门共立案查处扰乱旅游市场秩序违法行为603起。落实文旅部关于开展私设“景点”问题专项整治部署要求,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加强跟踪督导,指导各区充分发挥各镇街属地管理和文旅、资源规划、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监管作用,坚持属地管理与部门联动相结合,推进联合排查治理,共排查出涉私设“景点”3家,目前已整改到位,其中停止经营2家,督促整改引导规范经营1家。
  积极推进多元共治,委托三大电信运营商持续向外地来厦游客发送旅游提示短信,引导通过正常渠道投诉和反映问题。通过省、市文旅部门官网以及相关微信公众号发布典型案例、曝光违法行为19起,震慑违法行为。指导市旅游协会和部分旅行社建立“厦门放心游”服务品牌,发起旅行社诚信自律公约,发布“厦门放心游”旅游产品,强化行业正面导向;推动市导游协会设立“服务质量宣导部”,加强会员日常培训和新会员技能提升培训,提升导游服务技能和质量素养。完善涉旅投诉和舆情处置工作,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投诉和涉旅舆情处置工作的通知》,坚持“早介入、快处置”,进一步规范旅游投诉和涉舆情处置流程,畅通旅游投诉渠道,建立舆情监测平台,加强信息梳理分析,快速应对和有效处置旅游投诉、涉旅舆情,切实保障游客合法权益。
  三、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厦门市积极克服疫情给文旅行业带来的困难,聚焦重大项目招商,在主动担当中迈步前行,在创新拓展中实现提升,为厦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蓄能增势。组建文旅招商小分队,突出补链强链延链,坚持招大引强,大力引进优质增量,进一步调研梳理厦门市文旅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路线图,梳理龙头企业清单、目标企业清单、重点项目清单、支持政策清单,形成“一图四清单”工作资料库,科学指导招商工作有序推进。积极推进复星旅文丙洲岛复游城项目、星空华文厦门V星空未来音乐城项目、招商蛇口海上世界项目、北京青普鼓浪屿文化行馆、开心麻花(人民剧场)以及《小城春秋》沉浸式影视小镇等高能级文旅项目建设。成功推出海西潮玩打卡目的地海上世界购物中心、海陆一体大型实景360度全沉浸互动演出《厦门喜事》、“海上会客厅”波赛东66号游轮、胡里山炮台“流光厦门—国宝文物奇妙夜”以及环岛路“飞越厦门”体验馆等爆款新产品,积极抢占体验经济新蓝海。厦门国际邮轮母港首次迎来疫情后高端邮轮“招商伊敦”号,并开展常态化沿海邮轮运营,吹响厦门市邮轮经济复苏号角。总投资63亿元的新加坡佩索纳高端酒店项目已签约。大力推进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厦门市美术馆、闽南文化集中展示中心、厦门海防博物馆、丰子恺美术作品展览馆等文化新地标建设。开通黄厝—曾厝垵—厦大—轮渡—方特旅游区等交通旅游新环线,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厦门市文旅产业新增入库签约招商项目52个(不包括市属国企投资部分),总投资54.56亿元,全年实际到资22.19亿元,累计访商88次、邀商58次,完成线索任务136个。
  持续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厦门市持续推动旅游集散服务提质升级,全市共有11个服务网点开放运营,共为市民游客提供旅游咨询23.3万人次、发放各类旅游宣传单册11.9万余份、播放旅游及城市公益相关宣传视频近3.2万小时、提供应急医药免费饮水等便民服务4.3万人次。旅游公共服务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全年共收到感谢信26份、通过抽样回访和现场问卷,游客满意度为99.9%;发放、回收服务评价调查问卷8876份,游客满意度100%;通过服务评价器发出评价邀请共7万次,游客满意度99.9%;通过电话回访游客924人次,游客满意度99.8%。持续推动各区落实旅游厕所建设,全年完成10座旅游厕所建设,持续落实旅游厕所“一厕一码”管理,优化旅游环节,提升游客满意度。
  不断推动乡村旅游优化升级。一是落实纾困补助政策。持续实施农村旅游服务业投资项目贷款贴息补助政策,缓解企业困难,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其中,万丰果园、大帽山境等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初见成效。二是培育乡村旅游品牌。指导翔安区游澳头社区入选“全国旅游重点村”。指导翔安区新圩镇和集美区灌口镇创建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翔安大帽山社区、面前埔村、集美区田头村创建“福建省级旅游金牌旅游村”,以上两镇三村均已入选。三是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围绕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乡村旅游服务提升、新媒体宣传等内容,组织乡村旅游培训班,对全市乡村旅游特色镇村、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乡村旅游重点项目企业等负责人进行培训,提升服务水平,为乡村旅游培育新市场、培植好品牌,提供人才支撑。四是推广乡村旅游产品。编排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出“春生夏长万物并秀”“乡村是座博物馆”“稻花香里说丰年”“瑞雪寒年 乡聚过年”等四条线路;大力宣传推广“一村一品”和翔安区“田园采摘”“乡村大餐”、集美区后溪东安村等旅游产品,不断提高全市乡村旅游知名度。
  全力推动旅游景区提档升级。以景区文明创建工作为契机,全力推动园林植物园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指导其他旅游景区提档升级,举办全市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培训班,提升旅游景区服务水平。积极推动旅游景区纾困解难,2022年,完成旅游景区春节留厦非本市户籍在岗员工补贴、五一国有景区门票半价补助纾困补助累计940余万元,拨付国有主要景区暑期实施门票免费5折补贴款计1843.56万余元,全年合计落实旅游奖补2786.85万元。协调厦门灵玲演艺有限公司与工商银行、光大银行和进出口银行顺利完成协议,将共计5.247亿贷款顺利展期至2027年9月,放缓每年的还款额度,解决企业融资方面的压力,帮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
  四、强化城市品牌营销
  创新成立厦门文旅融媒体中心。强化“大文化、大旅游、大宣传”理念,在全省文旅系统首创“文旅融媒体中心”,聚合各级宣传资源,形成宣传合力,不断提升厦门文旅的能见度和影响力。2022年,新华社《新华视点》、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福建日报》等媒体报道厦门文旅新闻达1700余篇,其中央媒发稿163条。厦门文旅自媒体宣传矩阵粉丝量突破1000万。在福建日报9月发布的《微信影响力排行榜》中,厦门文旅宣传矩阵位居全省文旅榜第一位、进入全国文旅前十。
  文旅宣传推广精准发力。2022年,以“厦门潮旅生活”为主题开展旅游主题宣传推广工作,研究制定《2022年厦门潮旅生活宣传推广“535”计划》。举办厦门春夏潮旅生活产品发布会,发布10个主推网红打卡区(29个网红打卡区)、10条精品主题线路,以及系列惠民暖企重要举措和营销活动,当日全网观看量达到了7162.8万人次,微博话题#厦门春夏潮旅生活#阅读数达2171.3万,讨论4707次,活动还吸引了学习强国、中国新闻网、中国旅游报、福建日报、厦门日报等百余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开展全国巡回宣传推广,在四川成都、绵阳、德阳等重点客源地巡回举办“2022厦门潮旅生活”旅游推介会。
  海外宣传推广持续推进。2022年,充分发挥海外社交媒体作用,进一步强化海外各社交媒体平台的功能性和创新性,优化海外社交媒体矩阵,精准化宣传推广活动,厦门旅游海外影响力大幅提升。截至12月31日,厦门市文旅局在Meta、Twitter、Instagram、YouTube、Tiktok五大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粉丝总数达到160.9万人。中国文旅产业指数实验室(中国旅游报创立)发布全国旅游城市新媒体国际传播力指数,厦门文旅海外新媒体综合传播力指数位列全国前十。拓展海外文旅代表处合作渠道,通过海外文旅代表处在境外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宣传推广,保持厦门城市形象和文旅资源在境外市场的热度,为疫情结束后入境旅游市场恢复打好基础,15个境外代表处持续开展境外宣传推广工作,向所在地市民、重点旅行商、主流媒体及相关商会协会提供各类厦门文旅宣传资料及咨询服务,积极参加境外线上推介活动,转载厦门市文旅局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推文,推送厦门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
  主题活动促进文旅消费。策划推出“导游直播节”主题活动,重点推荐40名厦门本地优秀导游和定向邀请10名全国金牌导游进行主题直播秀。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厦门本地优秀导游和全国金牌导游开启了数百场现场直播,推介厦门精品旅游线路和文旅潮货,拉动文旅消费。厦门导游直播节在央媒新媒体、主要视频平台及厦门文旅融媒体直播平台观看人数达到了8302万人次,点赞超过100万。持续开展“金牌导游·光耀厦门”活动,推出《厦门生活100天》专栏,全国金牌导游连续100天在广电节目中讲述厦门生活之旅故事,同步开展新媒体传播;与光大银行联合推出《厦门生活100种味道》宣传册,通过金牌导游圈层传播推广厦门旅游产品。举办“冬日暖阳 厦门好YOUNG”厦门旅游产品发布会,组织省内网络达人、媒体进行踩线,发布30个突出厦门暖冬温馨之旅网红打卡点和25条精品旅游线路。在福州、南平、泉州、厦门等地举办“冬日暖阳 厦门好YOUNG”福建省内线上宣传推广活动,运用各地权威媒体的新媒体平台、当地”网络大V“集中进行线上推广,开展厦门旅游产品体验式直播带货。
  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完成《厦门灯光地图》编制工作,以区域平衡、便于游览、利于宣传为原则,遴选出首批66个厦门夜间旅游和消费点,制定具有概念性引导性“厦门璀璨灯光旅游线路”10条,并在全市各大宾馆饭店、旅游景区宣传推广。开启厦门影视潮旅节,推出厦门影视旅游首批10个打卡点、5条精品线路及开展打卡点装扮设计。在同安环东海域滨海浪漫线启动厦门影视潮旅节,推出“人在剧中游厦门”“影视人物趣味跑”“晚风轻唱·厦门影视歌曲音乐会”等多个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体验项目活动。吸引观众把影视作品中的同款景点、美食、体验,加入旅行打卡计划,打造沉浸式影视特色之旅。
  做好旅游惠民工作。持续举办“厦门文旅消费季”活动,通过阿里巴巴集团飞猪平台开展惠民消费折扣补贴,发放2000万元文旅消费券。支持思明、湖里、同安区发放文旅消费券,联动光大银行开展文旅消费刷卡补贴活动,发动文旅企业打折惠民等活动。
  五、深化对台旅游合作
  因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2022年,厦金航线处于暂时停航状态,厦台旅游人员线下往来减少,但厦门转化思路稳步推进对台旅游线上交流活动,两岸旅游交流持续不断。
  闽西南五地携手开展多元营销。联合闽西南五市持续在中国台湾运营“清新福建·山海闽西南”旅游形象店,通过形象店平台在中国台湾开展以研学和潮旅为主题的线上主题宣传推广活动3场,走进中国台湾中央大学等5所高校举办闽西南研学和厦门潮旅生活主题宣推活动,在中国台湾公交车车身、社区便利店、户外电视墙投放闽西南研学和厦门潮旅生活形象广告,面向中国台湾青年学子和基层民众开展文旅宣传。
  协助金门在大陆开展旅游宣传。对厦门旅游网“发现金门”网页资讯进行更新,并协助金门发布最新景区景点和节事活动信息,克服疫情影响,持续保持金门旅游在大陆的宣传。
  六、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做热省内游厦门、游闽西南。牵头闽西南五地市联合走进闽东北宣传推广,通过线上市民“云互动”,旅行商“云洽谈”,线下与闽东北300家旅行商建立对接合作,促成“批量消费”。
  着力推动闽西南旅游协同高质量发展。2022年7月15日,召开2022年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旅游工作联席会议。总结闽西南旅游协同工作成效,协商下阶段工作重点。创新完成《闽西南旅游指南》滨海旅游篇、红色旅游篇编印工作,整合闽西南五市滨海、红色旅游资源,融合多媒体互动技术、数字数据技术、创意手绘技术及多屏互换兼容技术,实现网刊、手册、资源库三位一体的“立体视听导览”。2022年5月23—28日组织闽西南五市文旅部门及重点文旅企业相继走进莆田、福州、南平举办了三场专题文旅推介会,将五市旅游与文化体验、美食分享和场景消费有机融合,突出“新活动、新产品、新场景、新渠道、新优惠”,累计全媒体曝光量突破1个亿,进一步密切了闽西南、闽东北两大协同发展区文旅交流合作,有效激发端午、暑期“福建人游闽西南”的出游热情,务实加快推动省内旅游业复苏发展。联合思明、翔安、海沧、同安等区“走出去、请进来”多渠道深化山海协作,赴漳州、泉州、三明、龙岩等市开展专题文旅宣传推广活动,深度拓展闽西南旅游市场。协助三明市来厦举办“康养福地 山水将乐”专题推介会,受邀参加三明市“为荷而来”第七届中国建莲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建宁全莲宴”美食推广活动、龙岩市“四季如歌百万老广游龙岩”系列活动。
  务实推进对口帮扶工作。完成闽西南协同办来厦走访座谈工作,做好近两年闽宁经济社会人员往来情况、厦门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沟通交流情况、厦门市与临夏州对口协作情况、闽粤赣协作、山海协作、厦门市与绵阳市交流合作情况报送。与南平市合作开展山盟海誓联动宣传推广活动。协助完成舟山、昌吉、赣州、宁夏、辽宁、黑龙江、长春、银川等省市在厦举办文旅宣传推介活动。
(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 张雅婧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