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厦门旅游业发展综述


  “十三五”期间,全市旅游业坚持新发展理念,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题,以推动全域旅游为主线,以丰富和创新旅游产品及服务供给为动力,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旅游国际化,打造清新滨海旅游城市,将旅游业培育成展示厦门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
  五年来,旅游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旅游业的综合实力稳步增长,对经济贡献进一步凸显,支柱产业地位持强化。2016年至2019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次从6770.16万增长到10012.87万,年均增长13.9%;旅游总收入从968.26亿元增长到1655.90亿元,年均增长19.6%;接待入境游客从357.81万人次增长到450.69万人次,年均增长8.0%;旅游外汇收入从27.69亿美元增长到42.86亿美元,年均增长15.7%。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在全省稳居第一,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和全国28个重点旅游城市中名列前茅,但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旅游业受到巨大冲击,各项主要旅游指标明显下降,其中,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为6994.13万人次和1045.80亿元。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海上世界、华尔道夫酒店、山海健康步道和环东海域滨海浪漫线等重大涉旅项目先后落地,累计投资超1000亿元,有力推动厦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文旅融合,强化政策引领
  2019年机构改革后,组建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加挂厦门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厦门市版权局)、厦门市文物局牌子,并顺利完成市区两级局机关机构改革工作,较好地实现理念融合、队伍融合、职能融合,坚持一手抓促进发展与繁荣,一手抓加强执法与监管;组建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履行文化和旅游、文物、出版、版权、广播电视、电影行政管理部门市场领域的行政处罚以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职能,落实“扫黄打非”和“110社会联动”等任务。同时,积极推进《厦门经济特区旅游条例》立法,为全市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等方面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力促进全市旅游业持健康发展;组织编制《厦门市全域旅游专项规划(2019—2035)》《厦门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等政策,加快推动厦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二、旅游城市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厦门一直位居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前三名,旅游业稳居全国旅游第一方阵。已培育形成海峡旅游、商展旅游、休闲旅游、滨海旅游和文化旅游五大特色产品体系。目前,全市各类旅游景区有100多家,其中国家A级旅游景区共22家。星级饭店52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9家、四星级饭店22家、三星级饭店11家。旅行社472家,其中出境游组团社48家,赴台游旅行社5家(含台资合资旅行社1家)。厦门先后荣获“中国旅游最具影响力城市”“全球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国内十佳旅游目的地”“最值得期待旅行目的地”“中国‘互联网+’旅游优秀城市”“中国温泉之都”等称号。
  三、旅游全域化发展成效凸显
  以《厦门市全域旅游专项规划(2019—2035)》作为顶层设计,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导向,突出改革创新,强化要素拓展,形成“厦门市全域旅游专题图层”,纳入“多规合一”协同平台,大幅整体提升全市旅游产业发展体系和空间战略布局。岛内外全域旅游协调发展。思明区获评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市、区),“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提升了厦门旅游的影响力。岛外各区旅游吸引力不断增强。集美区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诚毅科技探索中心、灵玲马戏城、老院子、方特梦幻王国等岛外新景区人气持攀升。厦门尼斯国际嘉年华、思明、湖里区城市穿越、中国(集美)AEMI世界气球艺术节、海沧乐活节、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同安旅游温泉节、翔安香山赏花节等各区旅游节庆活动精彩不断,旅游客流不断由岛内核心区域向岛外扩散,鼓浪屿等主要旅游景区的承载压力得以缓解。
  四、邮轮旅游业态发展迅猛
  制定实施《厦门市邮轮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年—2019年)》《关于进一步促进邮轮旅游业发展的扶持意见》,促进邮轮旅游持快速健康发展。五年来,共接待国际邮轮391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达110.55万人次,2018年至2019年,实现厦门母港全年常态化运营,稳居全国邮轮母港第一集团。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国邮轮港口自1月底暂停邮轮运营,厦门港接待邮轮3艘次,旅客吞吐量0.43万人次。成立“福建邮轮旅游联盟”,依托厦门母港优势,有效整合资源,加强行业自律,遏制低价竞争,实现合作共赢。发挥“海丝”支点城市作用,推出全国首条连接东南亚六国“一带一路”邮轮航线,沿线停靠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越南等多个港口,实现厦门“一带一路”长距离航线的首次突破。拓展“邮轮+铁路”、“邮轮+航空”联运邮轮产品,扩大省外旅客增长点,彰显邮轮旅游产品的溢出效应和带动作用。借助亚洲邮轮联盟平台,开展国际营销,以邮轮航线为依托,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厦门邮轮旅游宣传推广,打造厦门人文、旅游交流的国际新名片。
  五、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全市现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9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家,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1家、金牌旅游村4家、星级经营单位15家。将乡村旅游融入乡村振兴总体战略,通过规划引领、项目补助、人才培训等措施,逐步把乡村旅游打造成为厦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发挥国有企业资源整合、主体引领作用,打造乡村旅游精品体系和精品线路,推进大帽山境、香山乡苑、同安莲花片区、青礁院前社等乡村旅游聚集区的项目策划和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历史、民俗、人文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
  六、对台旅游健康发展
  厦门是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和窗口城市,对台双向旅游是厦门旅游的亮点和特色。“十三五”期间全市充分利用对台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积极创新厦台交流机制,深化旅游合作,取得明显成效,较好地发挥了国家对台旅游先行先试的排头兵作用。充分利用国家支持福建自贸区赴台团队旅游便利化政策,落实省外游客经厦赴金游和经厦搭乘邮轮赴台游使用“一次有效往来台湾通行证”措施,实施大陆居民经厦赴台组团奖励及厦台旅游节事活动扶持政策,极大促进厦台旅游融合发展,有力助推厦金旅游圈和海峡邮轮经济圈的进一步形成。厦金澎旅游合作进一步深化,2016—2018年,与金门县政府观光处共同策划“厦金两门旅游节”系列活动,2019年厦金澎三地旅游部门创新联合举办“厦金澎旅游节”,共同打造“来厦门游金门玩澎湖”海峡旅游品牌,建立厦金旅游业者交流座谈会常态化机制,推进“厦金游艇自由行”,有效推进厦金澎旅游融合发展。自2018年起,牵头携手漳州、泉州、三明、龙岩等市文旅局,依托台湾雄狮国际旅行社在全台强大的营销网络优势,在台北和高雄设立“清新福建.山海闽西南”旅游形象店,共拓台湾市场,进一步提升闽西南文化和旅游在台湾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七、旅游市场监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不断完善监管手段,提升监管水平。制定《旅游行业公共信用信息分类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推行信用监管。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加强旅游经营主体事中事后监管,持开展旅游市场“体检式”暗访、“拉网式”巡查、“鹰眼在线”网上排查,积极拓展“互联网+”监管模式、健全完善“跨部门跨区域”工作机制,提升市场监管水平。上线运行“厦门市旅游车辆服务监管平台”,督促旅行社通过“厦门市旅游车辆服务监管平台”与旅游车队进行在线预约、签约,生成旅游包车电子合同,实现包车预约智能化、信息全面化。成立旅游市场整治联合执法办公室,抽调文旅、市场监管、公安、交通、城管和税务等部门执法人员集中办公,强化旅游市场联合巡查检查和协调督办。制定实施《文化和旅游市场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暑期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方案》,会同公安、市场监管、交通、城管等部门和各区政府持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与市扫黑办联合下发《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强化市区联动、部门互动,共同营造良好旅游市场环境。
  八、旅游公共服务全面提档升级
  “十三五”期间,厦门“厕所革命”行动计划(2015—2017)、(2018—2020)顺利实施,以A级景区、乡村旅游“百镇千村”和自驾车营地为重点,积极开展“厕所革命”建设、管理服务、科技、文明四大提升行动。依据国家标准进行质量等级划分和评定,目前全市执行标准化建设和管理的旅游厕所共281座,其中A级达标旅游厕所242座,在全省旅游厕所建设管理综合评比中排名第一。秉持“一核四区若干点、岛内岛外全覆盖”的战略方针,进一步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拓展旅游集散服务网点。目前全市已建成邮轮码头、中山路、和平码头、胡里山炮台、曾厝垵、机场T3/T4、观音山、同安BRT终点和莲花高山10个服务点。累计服务游客620万人次(含线上服务平台、服务热线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418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84.41万(册)份,播放公益宣传视频12.96万小时,应急医药服务3575人次,抽样回访游客回复满意度达99.9%。
  九、旅游宣传推广深度拓展
  举办“美丽厦门·新厦门·新体验”六区巡回推介采风活动、“我爱厦门·活力无限”网络新媒体平台宣传推广活动、环球旅游广播联盟年会媒体采风活动、厦门优质旅游线路设计推广活动、“海上花园·诗意厦门”市区联合全国巡销活动、“@厦门”文旅推广季、厦门文旅消费季等丰富多彩的专题推广活动,以“春暖花开·康来厦门”、“康养夏秋冬·快乐厦门游”为主题,重点开展了“闽西南e家人”、厦门旅游康养大道等系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系列宣传促销活动,全方位展示厦门城市旅游形象。实施“走出去”精准营销战略,多媒体多渠道融合宣传推广“诗意厦门”旅游品牌以及邮轮游、研学游、康养游、影视游等新业态旅游产品,稳步拓展国内外中高端旅游市场。每年定期举办海峡旅游博览会、中秋博饼旅游嘉年华、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等厦门重大旅游节庆会展活动,创新举办丰富多彩的节事活动,推动厦门旅游商品开发设计,形成游客知产品,市民得实惠,企业有份额,市场大影响的格局。积极开展国际旅游营销,与厦门航空公司合作设立驻外旅游代表处,启动Facebook、Twitter、YouTube、Instagram等海外四大新媒体矩阵营销模式,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金砖厦门会晤、厦门市十大客源国、厦航直航国际航线等要素,走出去分市场、分主题”开展海外旅游专题推广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多媒介深耕台湾和港澳基本市场,提振东南亚、日韩等传统市场,持开拓欧美澳等新兴市场,全方位展现厦门国际旅游目的地新形象。
(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 戴艳丽供稿)